文化大家看 on MSN1 天
苏轼在徐州
作者:文艳蓉《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0日13版)熙宁十年,苏轼移知河中府,至京城外,却临时被改知徐州,开始了近两年的徐州任职生涯。
苏轼在徐州的文学创作延续密州期而又有新变。苏轼《答陈师仲主簿书》提及友人陈师仲曾为其编《黄楼集》,可惜已佚。据管仁福先生《苏轼徐州诗文辑注》统计其间可编年者,诗歌193首,词21首,文116篇,共计330篇。词作继承密州以来的清旷豪迈之风,如《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又如《永遇乐·明月如霜》“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后 ...
《图志》主修者郭嵩焘乃是湖南、湘阴办理团练的参与者、亲历者,故他的记述应该是可靠的(但其自称“黄兆麟因请饬派编修郭嵩焘……”一语,还是刻意为自己遮了一下颜面,篡改了历史。因为其时郭嵩焘还是庶吉士,其任编修是在跟随曾国藩去了江西以后、由江西巡抚张芾上奏 ...
提起中国首位女大学校长,很少有人知道她便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那个开除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当时对于杨荫榆女士的认识并不多,而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中对杨荫榆的注释,便直接将她定性为“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的‘恶势力’”。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其诗词文史书都有很高成就,尤其是他的诗歌成就斐然,存世就有九千三百余首。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然,我这样的称谓仍是出自现代学术分科的专业眼光,并不符合宾四先生推许的通学通人境界。权当是在“会通为体,分别为用”的意义上立论吧!
我赶紧找出《沈祖棻诗词集》核对,果然在《涉江词稿》里找到原作。 这三份抄件都有跋语,称黄墨谷为厦门人,乔大壮的弟子,被其师推许为“易安后一人”。据说这四首《鹧鸪天》作于“卅七年”即一九四八年,由乔大壮临终前“抄示”,台静农又“偶于 ...
一个中国读书人,总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与《西厢记》相遇。我先是小时候看春节前母亲赶集买回来贴墙上的崔莺莺与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