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春节对应的公历日期则会提前大约11天,如甲辰龙年为平年,春节是2024年2月10日,乙巳蛇年春节比其早12天。”王科超说。
【学习进行时】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学习体会。 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5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
因为立春一般出现在公历2月4日前后,所以除非农历年正好在2月3日到5日之间,那么一般从日期上就能判断出来。 例如: 2022壬寅虎年为2022年2月1日 ...
因为立春一般出现在公历 2 月 4 日前后,所以除非农历年正好在 2 月 3~5 日起止,那么一般从日期上就能判断出来。 比如: 2022 壬寅虎年为 2022 年 2 月 1 日 - 2023 年 1 月 21 日,就是单春年; 2023 癸卯兔年起止时间 2023 年 1 月 22 日 - 2024 年 2 月 9 日,就是双春年 ...
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今天,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 ...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财政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 ...
在二〇二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25年1月27日,上午)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 ...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近日,中宣部印发通知,对开展2025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 ...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其所蕴含的家庭团聚、和平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正跨越文化界限,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 ...
新华社记者阳娜、魏梦佳 北京的冯女士近日在网上预订了春节期间去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门票。“最近听说民族文化宫会举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看介绍有糖画、珐琅掐丝、剪纸、兔爷儿等,感觉很有趣,想带着孩子去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我们 ...
尽管春节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始终没变,但春节是“活化”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激发春节的新活力。 每到春节,年味的变化总会备受舆论关注。在科技的加持下,“互联网+春节”创造了一批“新年味儿”。电子红包裹着美好祝福,突破时空阻碍传递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