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12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分地区看,北京、兵团、广东、江苏、上海、河南、安徽、广西、山西、湖南、湖北等11个地区2024年实际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超额完成计划。
从企业面来看,近年来的投资越来越谨慎、聚焦,但是此前积累的大量土地储备,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的政策,给企业带来了一丝机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困难,化解行业流动性风险。
规划建设保障房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则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一环。近日,住建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要求,各地要把轮候库建设工作抓实抓好,切实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地见效。   多地保障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加速推进   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轮候库建设,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 ...
从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哈市全年归集公积金220.3亿元,提取公积金162.27亿元,发放个人贷款63.52亿元。为助力更多群众“圆梦安居”,推动哈市房地产市场回暖向好,哈市拟于近期调整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
从2025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市工信系统将着力实施包括科技创新赋能、骨干企业培育、扩大有效投资等在内的十大专项行动,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下一步,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潘功胜指出,近年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框架、外汇储备管理、债务结构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持续增强,经济韧性明显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整体已回升至节前水平。其中新政利好型城市诸如上海、北京等一二手房成交虽未恢复至节前水平,但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稳中有增;广州新房市场项目来访、认购量节后环比翻番,转化率已与节前1月基本持平。成都新房韧性强,短期内推盘提质缩量保持市场热度,杭州二手房较去年同期增幅近6成。东南沿海三四线城市诸如茂名、湛江、阳江、汕头、清远等新房成交已显著好于节前成交水平。
2月18日,广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公示的通知。据了解,与2020年版的通知相比,新版通知内容有多处更新。其中,通知提到,要明确提示配套教育设施开办及相关政策以所在区教育局公布为准。新版通知将于今年2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公告称,公司拟进行一项关于额外发行将于2028年到期之8.45%的美元优先票据的国际发售。该等新票据将会和将于2025年2月24日发行的2028年到期之本金总额为3.5亿美元8.45%的优先票据构成同一系列票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4个和7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个和减少2个;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个和0个,与上月均持平。
具体到成都和南京这两个城市来看,虽然这两个城市新房价格均环比涨幅第一,但原因各有不同,成都涨幅领跑主要与成都近期产品力较强的改善项目入市保持市场热度有关,而南京涨幅较高则与南京前期经历深度调整目前进入修复期有关。
报告提出,力促房地产投资率先转正。出台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扩围增效,运用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收回收购闲置存量用地,推动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快“四化”新型住宅建设和低密度第四代住宅开发。建设住房“以旧换新”统一平台,加大以旧换新支持力度。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销售与投资率先转正。